一、實驗原理
將Transwell小室放入配套培養(yǎng)板中,形成由細胞可穿透性膜分隔開的兩室系統,并將高營養(yǎng)液與低營養(yǎng)液分隔開,為進行侵襲實驗,在膜上室鋪基質膠(用由細胞外基質組成的凝膠堵塞膜中的孔,該凝膠旨在模擬腫瘤細胞在體內侵襲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基質),通過將細胞放置在凝膠的一側,將趨化劑放置在凝膠的另一側,侵襲細胞將降解鄰近基質并遷移通過ECM凝膠(基質降解與定向運動相結合,即侵襲),從而通過計數穿過細胞以檢測細胞侵襲能力。
由于Matrigel膠內含有層黏連蛋白、Ⅳ型膠原、纖連蛋白、硫酸肝素糖蛋白、觸角蛋白、TGF2β及生長因子等人體ECM的大多數成分,類似動物的基底膜。因此,可模擬最真實的體內環(huán)境,體外檢測細胞的侵襲性,間接反映體內腫瘤侵襲的能力。
請注意,該結構不是纖維蛋白,而是更偏向凝膠樣
二、實驗步驟
1. 實驗準備
提前12 h將Matrigel放到4℃融化,將實驗用到的槍頭、EP管等材料提前放到-20℃預冷;實驗前準備冰盒,整個實驗操作過程置于冰上進行;
2. 包被基底膜
在冰上將Matrigel膠用無血清的細胞培養(yǎng)基進行稀釋,混勻后加入小室中,注意動作輕柔,不要產生氣泡,將小室放入CO2培養(yǎng)箱中孵育2h備用;
3. 水化基底膜
將孵育完成的小室中上室多余的液體小心吸掉,每孔中加入100 μL無血清培養(yǎng)基,在培養(yǎng)箱中放置30 min。
4. 接種細胞
a. 將狀態(tài)良好的細胞進行消化,離心,用PBS洗1-2遍,用無血清培養(yǎng)基重懸細胞,調整細胞密度至1-10×105/ml(需要做預實驗確定具體的細胞密度);
b. 在下室中加入500μL的含10%FBS的培養(yǎng)基,將小室小心放入24孔板內,在上室中加入細胞懸液100 μL-200 μL,放入培養(yǎng)箱中(需要做預實驗確定具體的培養(yǎng)時間)。
5. 固定染色、拍照及計數
a. 到時間點后將小室取出,用PBS清洗小室,用棉簽輕柔擦去上室細胞和Matrigel后,用4%多聚甲醛固定或甲醇20 min,將小室適當風干,用0.1%結晶紫染色30 min,PBS清洗3遍,于37℃干燥。
b. 將小室置于顯微鏡下,隨機選取5個視野,拍照并計數。
三、注意事項
1. Matrigel使用說明
Matrigel應避免反復凍融,分裝時將整瓶Matrigel埋沒在碎冰盒中,再將冰盒置于4℃冰箱中,建議放在冰箱靠后的位置,放置過夜,避免使用冰箱門進行解凍,因為其內裝物的溫度在反復打開時會迅速上升,導致材料過早凝膠化。分裝后置于-20℃保存,長期保存可放于-80℃冰箱中;
2. 如何盡量避免增殖對結果的影響
如果在侵襲實驗期間發(fā)生了大量的增殖,那么計算出的絕對侵襲數據將受到影響。因此,侵襲實驗時間越短,增殖對數據的影響就越小。當然,實驗中的腫瘤細胞很可能在48或72小時內就會增殖,但如果每個治療組的增殖量是相似的,允許直接比較治療組之間的相對侵襲數據;
3. 小室的重復使用
很多實驗室會將小室進行重復利用,我們需要在用棉簽擦拭時避免用力,避免損傷小室膜,重復利用前應在鏡下觀察小室膜是否有裂縫。